三、深度了解智因全外及全基因双组学系列策略
随着智因推出遗传病基因检测的“策略”——家系准全基因组和家系全基因双组学测序分析,智因遗传病检测策略家族又多了两个成员。那么该如何理解各种检测策略之间的区别呢?诸君莫急,小智来帮您梳理一下。
小智认为,各种不同策略的差别,首先是体现在检测范围、适用变异类型、检测模式等重要参数上。
- 从检测范围上看:
Panel,临床外显子组(也有称“亚全外”的),全外显子组,增强全外,准全基因组,全基因双组学,这几种策略在检测范围上是相互包含的关系,检测范围越大越全面,致病变异的检出率自然也会越高。
随着测序成本的持续下降,几种策略的价格差别在逐渐缩小,在智因东方,同样的价钱,过去只能做Panel,而现在可以做全外了,甚至比Panel更便宜。在过去,医生是为患者省钱才舍全外而做Panel的,常常为要选择开哪个包而纠结,今后医生再也不必为此而伤脑筋,所有的Panel就直接用全外代替就OK了。
全外比小Panel便宜了,但数据质量可一点不亚于Panel,智因的全外,对于质检合格的样本,在平均测序深度100X的时候,20X以上覆盖度均值可达99%,这样的均衡性是很多捕获Panel都望尘莫及的。
增强全外是在全外基础上,增加了大型拷贝数变异(CNV)的检出。
家系准全基因组(trio-sWGsTM),是在增强全外的基础上,增加了对人类全部四千多种致病基因的非编码区的trio(一家三口)测序,可以检测到近全部非编码区的已知致病突变。虽然这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全基因组30X测序(WGS),但在致病突变相对密集的全外显子和临床非编码区的区域可以获得100X测序深度,其数据质量要远胜于WGS。
家系全基因双组学(trio-sWGRsTM),是在家系准全基因组的基础上,增加了一家三口的外周血白细胞全转录组测序(RNAseq),可以检测分析白细胞表达的近万个基因的表达谱和各种剪接变体。对于致病基因在白细胞表达并发挥功能的一些疾病,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、免疫系统疾病及一些大分子代谢疾病等,全基因双组学策略不仅可以检出已知的非编码区致病突变,还有可能检出新的致病变异,而且能够得到变异在转录组层面的功能验证(比如影响调控表达、影响剪接等)。
- 从检测模式上看:
这里说的检测模式是指先证者模式(即二代测序只测先证者,挑出怀疑变异再做一代验证),还是核心家系(trio)模式(即二代测序同时检测先证者和父母)。对于全外显子、全基因组如此大的检测范围,只检测先证者是不可取的。因为先证者模式无法判断变异是否呈现家系共分离,即便挑几个怀疑的变异去做家系一代验证,也很容易挑错,漏掉真正的致病突变。
先证模式还有一个坑,那就是即便挑了少数变异去做家系验证,但也无法知道父母样本是否来自真正的生物学父母,而trio模式则可以借助大数据比对来判断生物学父母的可靠性。
trio-WES,或称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,已成为目前遗传病诊断的基本配置。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核心家系的CNVseq、临床非编码区、转录组,就分别成为更为强大的增强全外家系、家系准全基因组、家系全基因双组学策略。
- 从适用变异形式上看:
遗传病的基因序列变异主要可以分小(点突变)、中(基因及内部外显子的缺失重复)、大(100kb以上大片段CNV)这三类。
一般的Panel,临床外显子组,甚至全外显子组,只能检测小型变异,对中型和大型变异无法检出,也就是若在Panel范围内的某个基因及其相关区域存在致病的CNV,会大概率漏检。
智因的trio-WES,可以利用家系全外显子数据,对全部约2万个基因进行外显子缺失重复的筛查,同时实现小型和中型变异的检出。传统的中型变异检测方法是MLPA,其局限性是只能检测指定某一个基因是否存在外显子缺失重复,而智因全外可以扫描几乎全部2万个基因的外显子缺失重复。如果把MLPA比喻为“狙击点射”,则智因全外的中型变异筛查则是“地毯式轰炸”。全外分析对连续两个以上的外显子缺失重复的准确性较高,但对单个外显子拷贝数异常的检测准确度不及MLPA,如果医生强烈怀疑某个基因的问题,可以单加这个基因的MLPA检测。二者各有优缺点,不必相互菲薄。
智因的trio(WES+CNVseq),或trio(全外+CNV),或称家系增强全外,在WES的基础上,增加了全基因组CNVseq检测,不仅可以弥补大片段拷贝数变异的检测,而且还能得到单亲二倍体(UPD)的检出,即可以涵盖大中小三类变异。CNVseq方法已得到大样本的验证,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与CMA芯片一致率。
- 综合对比几种检测策略:
在这里,小智来给各位解析表格最右边两列:
- 关于阳性检出率:
检测范围越全,阳性检出率越高 。(注:表格的阳性率只是一个理论值,且仅针对于疑难诊断疾病而言,实际阳性率会受入组患者选择等因素影响)。
家系trio模式比先证模式更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,检测范围越大(如全外、全基因组),trio模式的威力就越明显。
- 关于诊断严谨性:
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有百万个SNP,即便检出了变异,这个变异是否就是患者的病因,基于此的诊断是否靠谱,事关诊断的严谨性。表中几个因素会对提升诊断严谨性:
检测范围越全,就越有可能避免局部检测策略(如Panel)的“一叶障目”的误诊,故诊断就越严谨。
家系trio模式,一方面能提供共分离的证据,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确证家系的血亲关系,避免非生物学父母因素导致的乌龙结果,故其诊断会比先证者模式更严谨。
转录组能提供基因组变异在mRNA层面的功能学证据,故其诊断会比单一的基因组学证据要更严谨。
再比较一下这两个最新策略——家系准全基因组和家系全基因双组学的区别:
这两个新策略,都包含trio全外、trioCNVseq、trio-临床非编码区测序分析。与家系准全基因组相比,家系全基因双组学项目多了trio转录组分析。在临床非编码区的分析上,家系准全基因组仅报告已知致病变异,而全基因双组学则不仅仅报告已知致病变异,而且还能结合转录组,对非编码区变异致病性进行综合分析。
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家系全基因双组学策略trio-sWGRsTM的惊艳之处:
- 几近极限的检测范围:全外显子+CNVseq+临床非编码区;
- 大中小变异的全面检出:
- 小型变异——点突变的检测范围:在已知疾病范围,全面涵盖编码序列和绝大部分非编码序列,几乎无死角;
- 大型结构变异——CNV的检出: CNVseq可检出100kb以上的大型拷贝数变异,甚至包括UPD;
- 中型变异——外显子缺失重复的检出:智因trio WES可全面解决中型变异——基因内部外显子缺失重复的检测分析;
- 家系trio模式:可一目了然实现遗传共分离分析,检出新发(de novo)变异、嵌合体等;
- trio-RNAseq,或称核心家系转录组测序,与DNA的测序策略家系准全基因组联合,实现基因变异的双组学解读:这是基因组之外的另一大组学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创新应用。转录组可以起到基因组(DNA)测序所不具备的特殊作用:
- 印证DNA上的变异的真实可靠,并发现DNA上没有但在RNA上出现的变异,即RNA编辑致病机制。
- 印证DNA上的预测会影响剪接的变异,是否真正在RNA上体现出异常的剪接体。
- 印证在DNA的调控区的变异,是否真正影响到RNA的表达。
- 发现对DNA的NGS测序很难发现的融合、重排等结构变异。
- 非编码区双组学解读:基于trio策略,和转录组的功能学依据,可以根据ACMG评级标准对非编码区给出生物学及遗传学的致病性判断,并且结合临床特征,给出综合致病性解读。
对于致病基因在白细胞表达并发挥功能的一些疾病,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、免疫系统疾病及一些大分子代谢疾病等,全基因双组学策略不仅可以检出已知的非编码区致病突变,还有可能检出新的致病变异,而且能够得到变异在转录组层面的功能验证(比如影响调控表达、影响剪接等)。
- 高检出率:在除却特殊机制的情况下,应用家系全基因双组学策略几乎可以忽略漏检的概率。反过来说,在转录组能够表达的基因中,阴性的结果可以在更大概率上做出正确的排除诊断。
- 平民价格,优质服务:当产品的品质优异时,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就是价格了。目前智因的家系准全基因组,和家系全基因双组检测策略,其检测分析费用在过去起码需要十万元级别,而现在只需要1~2万元,与业内大多数的trio-WES的价格相当或相近,已经降到了大多数平民百姓家庭能够承受的范围,可谓是“平民价格,优质服务”。
最后敲黑板总结,对于诊断不清的疑难病例:
- 做Panel不如做全外,价格差不多甚至倒挂;
- 做全外,就要做trio全外,trio-WES将成为遗传病诊断的标配。
- 渴望更高检出率,则可选择增强全外、准全基因组、全基因双组学。全基因双组学高端但价格平民。
- 这些NGS策略也有技术盲区,即还有一些变异形式是NGS不能解决的,需要结合疾病诊断的具体需求,增加相应的特殊检测。
- 还有一点,表面上看,相对完善的检测项目价格越贵,但从患者的实际诊疗成本来看,完善的项目却是大概率上为患者省钱、省时、降低代价的,相反低端项目却有可能是花钱多、耗时长、代价高的。关于这一点,敬请期待下一篇《花那么多钱查基因,究竟值不值?》。